>>藝術家列表>>合作藝術家陳甲上老師
  • 合作藝術家陳甲上
  •   陳甲上 Chen Chia-Shang

     

    經歷  1933台南縣

        師範畢業

        職務 現任亞細亞水彩畫聯盟主席。

           現任曰本現代美術協會常任理事。

           高雄水彩畫會創會會長。

        個展 1971-2009個展於台灣省立博物館、台灣省立美術館、高雄市立美術館、

           國立台南、台東、新竹社教館、國立台北國父紀念館及縣市文化中心(局〕、 

           馬來西亞創價學會文化中心、上海戲劇學院畫廊、天津鼓樓玲瓏閣藝術館、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0『陳甲上藝路上的畫匣子素描展』等六十餘次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聯展 應邀參展國內外畫展五十餘次。 

           應邀參展2008台灣水彩100年大展。

           應邀參展2009台灣水彩經典特展。

        出版 1979-2005出版陳甲上水彩畫集、作品選集、畫與詩、

           七十回顧選輯、南瀛接力展陳甲上畫集,共計十冊。

        獲獎 榮獲1988漢城奧運美展特賞、日本現代美協展1991外務大臣賞、

           1994大阪市長賞、2001參議院議長賞。

        主持 先後主持亞細亞水彩畫聯盟展,

           2004 (第十六屆)在吉隆坡、2005 (第十七屆)在新加坡、

           2006 (第十八屆)在台灣巡迴新營.高雄.台東、

           2007〔第十九屆〉在大阪、2008〔第二十屆〕在首爾、

           2009〈第二十一屆〕在天津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0(第二十二屆)在上海。 

     

    http://ccs.rumotan.net/modules/tadnews/index.php?nsn=1 

    擅長:

    前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黃才郎

    運用壓克力顏料作畫,使陳甲上先生在延伸他所擅長的水彩畫技巧之外,得以融合油畫表現的特質,因此在他近作的筆觸與色調表現上,都有近於油彩般的明確表現和厚實感。同時,他又相當重視畫面的空間關係,擅以物體的質感、色彩的明暗、景物的佈局、動向的轉化、遠近的層次和虛實的對比,來延伸繪畫空間的深度與想像空間的廣度。其作品中的人物,通常都沒有清晰、特寫的輪廓,但不論是補網的婦人、趕路的行旅、挑擔的村婦或下棋的群眾,都微妙地傳達了內心的狀態,而構圖的安排與色調的變化,也成功地營造出畫面所需的氣氛。

    另方面,由於曾深入鑽研水彩畫的技巧,陳甲上先生的風景作品,也往往表現出如水彩般的溫潤效果和舒情筆觸,晚近的作品則速度漸趨和緩,筆調也較往常細膩。在沈著厚實與溫潤細膩的技巧中,陳甲上以關切生命情境的心態和深入思索生活、社會現象的胸懷,來掌握繪畫的語彙,表現他個人的情感和理念,以及他對藝術的創造、革新和拓展能力。
     

    http://ccs.rumotan.net/modules/tadnews/index.php?nsn=3 

  • 歷年經歷
  • 陳甲上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台南縣官田鄉一個僻靜的小農村,父母以兩分農地養育七個兒女,家境清貧慘淡;更不幸的是,六歲那一年,父親在一次工作意外中,傷重不治。為清償醫療欠債,家中田產變賣一空,年僅十八歲的長兄,不得不遠離家鄉,為母親和眾弟妹另闢生路。

    陳甲上的繪畫天賦並沒有受到環境困窘的抑制,想起童年往事,他天真起來,做出指天畫地的動作,「欠缺紙筆的年頭,我常用樹枝、手指在地上描畫。天空的雲彩啊、山色草木啊、農田房舍啊,還有耕牛與村民活動等,這些眼前景物,都是我的活題材,我就這樣在地上塗啊畫啊!」

    學校美術課是他另展身手的好地方,作品經常被老師肯定,張貼在學校佈告欄上,小學時一直使用單一的HB鉛筆作畫,直到初中才從同學那兒見識到水彩顏料的新鮮有趣。進入台東師範以後,靠著節衣縮食,積蓄公費零用金,買下生平第一套水彩畫具,創作從黑白走向彩色。

    但真正啟發他在水彩世界投注心力的,是這個階段的美術老師王育仁先生。王老師早年受教於北師大知名畫家徐悲鴻,具有相當深厚的文化素養,課餘經常帶領學生做戶外寫生。有一次他對陳甲上說:「你可以在水彩畫方面下功夫,將來一定會有成就。」這句簡單的鼓勵卻對陳甲上產生很大的作用。一九五一年全省學生美展,王老師把他的一幅作品送去參展,獲得入選,使接觸水彩畫才兩年的陳甲上更增信心,自我學習的意願也越發強烈。
     

    http://mag.epochtimes.com/b5/140/6921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