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藝術家列表>>黃東明老師
  • 黃東明
  • 遠觀大器 近看成趣

    黃東明師法自然 探索內在

     

    過去幾年之間,黃東明的作品可說愈來愈大,愈來愈震撼。

     

    他早期的作品頂多八九十公分見方,大約2009年以後,多件橫幅作品已超過兩公尺,去年底展出的作品「千里楊林」則長達四公尺。最近他在新竹名冠藝術館舉辦個展,竟然推出一點五公尺乘以三公尺的作品。

     

    儘管作品尺幅巨大,卻都有共同的特色,就是「遠觀大器,近看成趣」,既有微觀之妙,也有巨觀的氣度。就算作品達四點五平方公尺,氣勢磅礡,畫面上仍然鉅細靡遺,值得緩緩移步,欣賞每一方風景。

     

    在長二點二公尺的作品「日出而作」中,可以清楚看見那退潮的灘塗上,裸露著經年的風霜;彎曲的港汊旁,矗立著一根根細如蘆葦的竹竿,竿上還綁著繩子晾掛著海帶。但眼光抬向遠方,層層堆疊的山影隱入海面的薄霧,卻令人誤以為是古人的山水畫。

     

    他最新的作品「虎嘯聽濤」,則宛如宋元山水畫的當代表現版。不論山壁上斧劈般的壯闊岩石,或一江兩岸構圖中的滾滾江水,都有一種強烈的剛柔、虛實的對比感受。尤其岩塊的線條排列,激盪迴旋的江水顏色,以及光影的詭譎氣氛,都讓整個場景有一種魔幻寫實感。

     

    畫面雖然有四點五平方公尺,懸崖步道上的遊人,看起來比例很小,舉手投足的動作依然清晰。尤其石雕虎像的位置雖然不明顯,卻令人很難忽略,有一種睥睨江水,宰制峽谷兩岸的氣勢。

     

    畫面上的成就,黃東明認為,一切全靠數位科技進步所賜,現在的數位科技已超過了底片的極限,照片就算放得再大,效果也會令人驚訝。尤其搭配耐久兩百年以上的墨水與相紙,完全不會比底片與手工沖印遜色。

     

    不過,黃東明在使用底片相機拍照三十多年後,開始研究數位攝影和輸出技術的過程中卻困難重重,不僅在臺灣找不到可以請教的對象,也沒有任何中文書籍、網路資訊可以輔助,只能孜孜不倦的搜尋國外的討論區和部落格。

     

    經過多年探索,在臺灣的數位攝影領域,他的成就可說前無古人,也是Alpa官方網站唯一收錄的臺灣攝影家。更特殊的是,由於浸淫家傳的藝術事業數十年,使得他眼中的風景常充滿古代文人思維,照片也洋溢著濃濃的山水畫味道。

     

    黃東明的創作過程,則可說宛如艱苦修行。不管人在峽谷裡的沙卡噹步道,或是在一望無際的新疆沙漠邊緣,他總是背著沈重的器材,一步一步的步行勘景,尋找與自然對話的契機,有時為了尋找適合的畫面,可能走上一整天。

     

    站在霞浦灘塗的高處,他可以來回兩天,只為了適合的光線;在新疆的高原沙漠上,長時間忍受風沙撲面,仍甘之如飴。從架好具有移軸功能的相機,到拍攝完成一張滿意的照片,前後常花數小時,頭頂卻沒有任何遮蔭。

     

    就算在這樣艱苦的創作過程中,黃東明仍很堅持攝影的傳統,耐心等待著布列松所說的「決定性的瞬間」,也不忘思考藝術的永恆價值;這個瞬間,不僅是畫面最完美的瞬間,也是內心最感動的時刻。

     

    他的創作可說已從對外境的專注,走入了對內在世界的關照。在風起雲湧的數位時代,他正努力從各種嘗試的創作中,為攝影藝術找出一種新的美學觀。

     

    擅長:

    攝影作品 顯現宋畫韻味

     

    事實上,由於家學淵源,黃東明浸淫藝術事業數十年,經常陶醉在宋畫明瓷的世界裡。從事攝影創作三十五年來,當他雙眼凝視眼前的風景,經常浮現古代文人的哲思,使得許多攝影作品總是顯現宋畫的簡約韻味。他說,創作風景攝影和文人畫山水,應該是一樣的心境。

     

    也因此,在一系列作品畫面中,沒有媚俗的飽和元素,卻反而更能引人入勝。觀看者如果站得遠,由於簡約的構圖與悠遠的意境,可能誤以為是宋人山水畫;如果觀看者站得近,則會發現畫面竟符合多點透視原理,山水、林樹可以遊,可以居,人物、花草全都清晰可辨。

     

    不少專業與非專業的觀賞者就表示,站在秋季的白樺樹林前,林間仿若有微風吹拂;俯瞰山谷中的激流淺川,河水則有如蛟龍翻滾;不論滿城炊煙或漫天黃沙,全都充滿臨場感,卻又像走入畫境。

     

    數位革命 成就當代美學

     

    黃東明表示,這是數位革命的成功。目前除了傳統大型相機,因為具有調整前後板功能,可得到不變形和景深長的清晰影像外,也只有經過數位化的掃描輸出,才足以與最先進的數位機背抗衡。

     

    他使用的攝影設備,是依照大型相機工作原理,使用倒像對焦、前後板移軸,加上水平搖擺、數位機背等利器,以及歐洲精密數位鏡頭、世界獨一無二的ALPA移軸機身,才得以保證影像精準。

     

    攝影發展已超過一個世紀,黃東明接觸攝影也三十多年。他善用當代的設備,從外境的專注,轉向探索內在的世界,呈現出古人山水的美感,成就了一種新的美學觀。

  • 歷年經歷
  • 1954/高雄縣美濃,畢業於台大園藝系
    1989/學習暗房技術
    1997/開始研究數位技術,自此發展到數位機背,進而結合當今移軸機身魁首